祝家的事闹得沸沸扬扬,正好给闲的发慌的御史们找了点儿事干。尽管祝允文只是个芝麻小官,可谁叫他跟晋王一系走得近呢?加上成国公以及赵王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这么件小事,也就越闹越凶,上升到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政治高度。
景帝听着御史们长篇大论,对那祝允文口诛笔伐,不由得一个头两个大。“成国公,张御史所奏,可是属实?”
成国公从列队里走出来,拿着笏板上前回禀。“确有其事。”
“这等品行不端之人,何以能入朝为官?”景帝皱着眉头说道。
“俗语道:知人知面不知心!此人虚有其表,又极擅钻营,负责考核的官员难免会有看走眼的时候”吏部侍郎司徒澜站出来应答。
“司徒爱卿觉得,此人该如何处置?”景帝问道。
司徒澜思索了片刻,答道:“此人才疏学浅,难当大任,又贪图享乐,枉顾律法,令朝廷蒙羞,为世人所不齿。应革去他的官职,发配回原籍,有生之年不得参加科考,入仕为官。”
“爱卿言之有理。”景帝对这个回答甚是满意。“成国公以为如何?”
“臣,附议。”
“臣等,附议!”
继成国公之后,百官纷纷表态。
晋王虽觉得可惜,但祝允文之才较之司徒澜相去甚远,舍弃就舍弃了,于大局没什么影响。唯一令他心里不爽的是,此事非但没给成国公府造成威慑,反而将他们越推越远,这是他没料到的。
下了朝之后,成国公便去了礼部报到,没有给晋王上前攀谈的机会。
看着他避如蛇蝎的举动,晋王的眼色瞬间沉了下来。“哼!不识抬举!”
“殿下莫要气恼,一个没有实权的国公府而已,不足为虑。”司徒澜不知何时走到了他的身侧,进言道。
“庭铮说的是!他成国公不过徒有虚名罢了!真要论实力,还不如他两个儿子!”晋王被他这么一劝,心情果然好了许多。
提到成国公的两个儿子,晋王心中一直有个疑问。“苏五前些时日托人递了信来,想让本王早些纳苏侧妃入府。庭铮觉得,他究竟是何意?”
“苏五公子前些时日去了刑部大牢探望其生母,兴许是崔氏与他说了些什么吧。”司徒澜面色平静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