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与墨>都市青春>南明日不落 > 229 大别山麓
    “司令,62号高地和109号高地已经被102团给拿下了,102团在之前的袭击中以及刚才的战斗中受到了一些损失,伤亡是26人。”

    苏叔桓点点头,没有说什么,这样的损失属于正常范围之内的。大明复自建军一来,也打过不少硬仗,但是实际每场战斗的战损都是微乎其微,甚至还造就了好几场无伤胜利,和零减员占领城市的神话。这显然是超出时代的军事科技带来的优势,并没有什么值得特别夸赞的。

    是打仗就肯定会死人,对此不管是太子殿下还是司令苏叔桓都有很明白的觉悟。但如何让这牺牲变得有意义,如何让战斗以最少损失获得最大战果,都是学问了。

    苏叔桓作为白明修麾下b级战役指挥,更是精于在大战场尺度下的运筹帷幄。尽管他的敌人是羸弱的清军,但苏叔桓仍会全力以赴。哪怕是实力与大明复相当的敌人,苏叔桓也擅长以强迫强。

    这是写在他的角色面板里的,看上去比较像是一位儒将的苏叔桓,特性居然是“钢铁贯穿”,他所率领的部队冲击力提升10,擅长在野战中正面冲破敌人的坚固防线。

    简而言之,苏叔桓是一名善攻的大将。在被白明修放在总参谋部呆了一段时间之后,放到部队里带兵任军区司令,在白明修基本不插手的情况下,苏叔桓快速地准备好了华东军区的力量,以主力之姿向湖广发动了攻击。

    夺下了两个山头,明军站稳了武胜关一侧的防御,不再会被清军的炮火攻击了,这也看出了清军在布置防御上还是太过新嫩,即便是大别山区山峦起伏,相互之间都有勾连,但是他们仍不擅长形成交相防守的阵线,而不像是明军在云南和贵州做的那样,将山峰变成了自己的堡垒,固若金汤,不可撼动!

    苏叔桓的参谋部很快拟定了新的作战计划,围绕着武胜关以北大别山的山谷地区,明军做出了新的部署。

    “工程部队加紧清理武胜关,我们需要更多的火炮通过。同时,各部队多点联动,抢占有利高地,对清军发动全面性的打击。我们需要清理出一条安全的进军路线,直通中原,消灭湖广清军最后的有生力量。”在最后的战斗动员会上,苏叔桓面对着他的高级军官们做出了指示。

    清军是明确了要依靠山谷峰峦的地形,限缩明军的先进武器的使用,但是清军打的仗终究还是呆仗和死仗,一点都不够活泛。有三四万清军被撒在大别山中,占据不同的山头,搞了一些似是而非的防御工事,乃至是准备打游击。指导大别山战斗的是周昌周培公,他以一介书生统管绿营的兵将,也算是颇有手腕。

    而靖南将军穆里玛则彻底地抛弃了这部分清军,在周昌设计出大别山防线之后,穆里玛大加赞扬,然后带着他苦心从南方收集回来的一万八旗兵(含汉军旗和蒙古八旗),以及作为附从军的绿营五万兵将,撒丫子往河南跑。

    至少这个时间节点上,不管是孝庄还是鳌拜,他们都有一个高度的共识,那就是八旗铁杆庄稼消耗不起了,尤其是满洲儿郎更是不能再让南明太子建国朱慈煊像是割韭菜一样地全割了脑袋去。

    白明修大闹一场,对本就人口稀少的满清统治族群是一场绝对的灾难,从云南一直到江南,白明修前后立下了七座首级碑,一共埋了三万九千余颗人头。要知道,清军入关的时候一共就12万兵力,三分之二的满洲八旗和蒙古八旗从征,汉军八旗全部从征,实际八旗的总战力在康熙初年也不过在十五万人左右,这还是计算了满蒙汉全部旗丁。白明修随随便便就杀了他们近三分之一的青壮人口,甚至大批在南方的旗人家眷都被他给弄去爪哇了。再放任白明修这么玩一玩,铁铁的建州女真就得灭族了。

    所以满清在战略上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更激进的以汉制汉,抽撤八旗返回其京畿核心统治区这样一个略显保守但是却足够理智的变化。

    洪承畴即便是在病榻上,还是向清廷上书,建议朝廷启用各省“忠贞之士”,发展忠于清廷的汉人武装,在绿营的基础上使用地主团练武装,对抗南明。辅助措施还有在舆论上宣传南明的妖孽作为,特别是分化士绅阶层跟南明之间的矛盾,争取人心为己用。

    不过对此,清廷还是略显迟疑的,毕竟如果汉人形成了武装,他们不想反明而是想跟着南明反清,那就会更麻烦了。

    谁都没想到,这么一个欣欣向荣的新兴王朝,结果才统一江山没几个月,便又被死灰复燃的大明捅得像个破房子一样四处漏风。原本已经死了心要跟着满清的官员和士绅们,这个时候有人心浮动。

    此时在大别山里餐风饮露的周培公不是看不到大清朝风雨飘摇,就算是他的恩主洪承畴其实也将不久于人世了。他大有诸葛孔明之于五丈原的零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