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题的是,作为此战主将的大岩桓,如今身边却只剩下了两百护卫。
东真军,人数还是太少了!
如何继续增加兵力,那是此战之后回南京府探讨的问题。如今的大岩桓,必须得马上解决位于多泉子敌烈部的这个最大隐患。
敌烈部,才是引发这场战争的主要因素。
大岩桓知道,赵权之所以授意由自己来统领这场战争,并不单纯因为自己的身份或是能力,而是在南京府高层中,只有自己与丁武,来过多泉子。
也只有他们俩,明白敌烈部对于赵权的意义。
以及赵权对这个部落的极大纠结心理。
当然,就算排除掉赵权个人的情感因素,敌烈部也是一块极为烫手的山竽。
因为赤梅蝶的缘故,高正源让人特别查了敌烈部,才发现这个部落并不简单。
表面上依附于合赤温的敌烈部,实际上已经投靠了蒙哥,这也是他们虽然紧靠着斡赤斤,却能始终不被侵扰的主要原因。
这种暗地里的关系,赵权在从和林返回南京府不久后就已经知道。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忽必烈竟然已经在敌烈部里活生生地分离出一股向其效忠的势力。
这股势力并不多,也就两百余人,却是足以影响整个战局的关键力量。
敌烈部现在整个部落已过千户,随时可以出动一千二百个部族兵。一旦族长狄历也投靠了忽必烈,别说灭掉东归的列维等人,就是直接冲杀过来,以大岩桓现在的兵力,也根本无法抵挡。
到那时,东真军就会与塔察儿部一样,一败而引发全身,而致全盘崩溃。
大岩桓一动不动地站在地图之前,已经有许久时间了。可是,他依然没能理出一个很完整的思路。
先把扫荡捕鱼儿海的缪风等人召回?万一塔察儿在短时间内安稳部族之后,展开大举反攻那该怎么办?
李毅中应该堵住辽军了吧?可是击溃他们容易,想把这些辽军完全驱离这片战场,却不是两三天就能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