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末中原动荡,益都兴起一支反抗金国的义军“红袄军”。其首领名为杨安儿,杨妙真即杨安儿之妹,号称“四娘子”。
杨安儿死后,杨妙真率领红袄军余部,转战山东之地,势力渐大。在与李全结为夫妇之后,红袄军才被李全接管。靠着这支部队,李全才勉强地在金国、宋国与蒙古国之间保持着半独立的地位。
但是不久,李全就被金军击败,因此降了宋国,被宋朝廷授为“武翼大夫及京东副总管”,后官至承宣使、保宁军节度使。
金正大三年时,李全在青州被蒙古元帅孛鲁围困而投降,接受了蒙古国封予的“山东淮南、楚州行省”一职。
但是,希望可以左右逢源的李全,一边继续向样国索要钱粮,一边还准备为蒙古国渡江攻宋,意取临安。最终为宋将赵范、赵葵所杀。
其余部一半降了金国,一半随了杨妙真回到益都。
辛弃疾曾经说过:“山东之民,劲勇而喜乱,虏人有事,常先穷山东之民,天下有变,而山东亦常首天下之祸。”
山东人好勇斗狠,却往往缺乏坚持到底的韧性。无论是赤眉军、瓦岗军还是水泊梁山,没有一支军队能够坚的到最后的,无不是以投降某个势力而告终。
当然,这也跟山东这个地方的地形有直接关系。
有山却守不住,有海却退不得。南北一堵,山东的兵马便没了腾挪之地。
李全的军队固然注定会失败,但此人两面三刀,吃软怕硬却是赵权极为鄙视的那一类人。
只是他有些犹豫,是不是该通过伍及,跟杨妙真见一次面?
“那我死掉的五个手下,怎么办?”陈耀突然恨声问道。
伍及两手一摊,说道:“李元帅说,那些人是塔察儿王爷下的手,与益都元帅府无关。而且你们杀了可不止五个王爷的手下,其中还有几个蒙古人。”
“好,那我现在就杀进王府,把那个小鸡贼捆过来!”
伍及只是默然地摇了摇头。
“你确认是塔察儿下的手?”赵权问道。
“这一点我可以肯定。”伍及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