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元军已经再无可能得到一兵一卒的补充了。
胜利的天平,已经开始向大权国军队倾斜。留给赵权等人的问题,依然只有一个。
如何用最小的代价,来取得这场决战最后的胜利。
……
正如赵溢所计算的那样,从徽州到饶州,忽必烈走了整整七天时间。
忽必烈一边西撤,一边收罗散落于各处执行剿杀宋国残余部队的元军。然而,却又不得不分出一些兵力,去堵截围追而来的权、宋军队。
结果到了饶州时,元军主力不增反减。
派出去的游骑兵十不存一;外围的兵力不断被伏击袭杀;还有不少士兵莫明地地,就此消失不见。
不仅仅是所剩不多的宋国降兵,连汉军内部都开始出现军心崩溃的苗头。
元军,必须通过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来提升自己的士气。
然而,哪怕元军此时敢战、求战,也根本找不到与之一战的权军主力部队。
诱不到、逮不着、追不上、杀不了。
与权国军队交战多年,忽必烈深知这支军队的奸滑本性。可是原来蠢笨不堪的宋兵,竟然也开始变得滑不溜丢,这就让他感到了极度的不适。
饶州距离潭州,还有八百余里。
快马行军,七八日能到。但是若要与辎重同行,最少还得半个月时间。
忽必烈略带茫然的目光,看着林立于两侧,气势昂然的勇士。
当年在漠北之时,跟在自己身边的只有一百个不到的护卫,却有谋臣幕僚无数。但凡遇战,总会有人为自己在第一时间提出各种良策,也总会有人为自己分剖利弊。自己只需要点个头,便会有人去打理一切。
可是如今,身边敢战的勇士倒是多了,那些谋臣,为什么一个都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