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木华黎之孙霸突鲁、纳陈驸马、勃里察、亦只里等王公。
在此次的忽里勒台会上,诸王共同推举忽必烈为蒙古国新一任的汗王。
忽必烈肆无忌惮的行为,遭到和林所有王公的一致谴责与唾弃。
成吉思汗留下的“大礼撒”,明确规定,所有蒙古汗王的推举,必须经由忽里勒台会。而忽里勒台会的召开,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位于蒙古国本土,二是所有蒙古王公贵族参加。
当年即使是已经被拔都支持为汗的蒙哥,也不得不遵循这道法令,于斡难河重新召开了一次忽里勒台会,这才顺利登位为汗。
而且,参加忽必烈这一次忽里勒台会的王公,大多只是现有王公家族中的子侄之辈,根本代表不了大部分王公贵族的意志。
更让和林诸公与阿里不哥愤怒的是,蒙哥灵柩运往和林,忽必烈不闻不问;让他前往和林参加蒙哥葬礼,忽必烈予以拒绝;对于掌控蒙哥汗王大印的阿里不哥,忽必烈更是不屑一顾。
如今,未经和林诸位王公允许,未经阿里不哥与蒙哥诸子同意,忽必烈竟然私自在开平城召开忽里勒台会。
这种行为,是赤果果的挑衅,是公然的背叛!
班秃一死,蒙哥诸子俱无力于汗位的争夺,回到和林的阿速台、玉龙答失、昔里吉三子,全部选择了投靠阿里不哥。
拥有汗王的印玺、拥有蒙哥南下之前的摄政授权,加上身为蒙哥的幼弟,阿里不哥由此得到了和林大多数蒙古王公的支持。
三月初,阿里不哥在和林按坦河召开忽里勒台会。支持他的除了蒙哥诸子外,还有汗廷诸臣与阿兰答尔等蒙哥的亲信与怯薛军。以及漠北大部分蒙古诸千户军队、北撤至六盘山的四万蒙古骑兵、散落于川北、西凉的部分南征汉军。
在此次的忽里勒台会上,阿里不哥直接宣布登位为汗。
三月中旬,忽必烈在开平城登基为汗,发布即位诏书《皇帝登宝位诏》,定年号为中统。任翰林侍读学士郝经为国信使,翰林待制何源、礼部郎中刘人杰为副使,出使宋国,准备与宋国开始和谈。
第三个称汗的,是位于捕鱼儿海的禾忽。
凭着成吉思汗传下来的“蓝月宝刀”,以窝阔台汗嫡孙与贵由汗嫡子身份,禾忽得到了斡赤斤兀鲁思与其他东道诸王的支持,麾下拥有十万蒙古军队。
此时,已经攻下了叙利亚的旭烈兀,得到蒙哥的死讯之后,留下了怯的不花五百军守叙利亚,率其余兵马东归。行至波斯旧地时,又接到忽必烈与阿里不哥各自登位的消息。伤心之际,旭烈兀就此留在波斯之地,自建伊儿汗国。
蒙哥帝国,彻底分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