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和男生约会过。
我在中国度过了相当漫长的求学生涯,除了少数邵家人以外,我很少和同学有过深的交流,他们对我的态度友好中兼备好奇,但也仅限于此。
大多数人都相当克制,有几个学生主动攀谈只为了跟我练习口语,而不是想约我出去玩。
他们默认了我是“外国人”、“国际交换生”,有自己的朋友圈,隔三差五会去酒吧蹦迪,周末有固定派对、舞会,生活热闹又开放。
好吧,如果天天呆在房间里画画算是活动的话,我可能确实过得很充实。
总之,我在中国青少年那里学到的第一件事可能是——
“不要早恋。”
回到美国工作后,相较我在中国环境下的感受而言,不管男女都相当具有攻击性。
这种攻击性并不是指有谁会一言不合上来跟你干架,也不单单指学习和工作上的激烈竞争,而是非常原始的那种……社交竞争。
我不知道为什么,反正我上大学期间不太受欢迎。
男生们认为我的攻击性太强——我不知道这个评价是哪里传出来的——即便有异性想靠近,也都是抱着“征服”的想法,而我并不喜欢外露的强势,这只会让我想一拳揍上他们的脸。
女生们则更好理解,以拉拉队那帮人为首,可能是我拒绝过两次入团邀请的缘故,她们认为我是她们中的异类,性格孤僻——我承认,确实有一点,不过我不在乎,因为合不来。
“去交一点人类朋友吧。”这是我的中国朋友邵云送行时对我的建议。
我觉得她是在取笑我沉迷二次元。
我要声明一点——
我不是没有人类朋友。
我有很多说得上话的朋友,有在中国的、交换生或者本地人,也有回到美国之后认识的。
只是我认为朋友之间的界限应该止步于一个适当的位置,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君子之交淡如水”,我希望在交际中留出一点私人空间,至于未来会有灵魂伴侣跨过这道坎,我暂且没有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