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在他们面前的正式赵立的两种图纸。
站在一侧的赵立并没有发言,而是在一旁看着这些研究人员的发言。
很明显这个时候他们对于两种设计的孰优孰劣争议还是很大的。
但是同时他们又有一个事情是没有争议的,那就是不管是哪种设计,只要能够完成,都将会比起现在的主流发射更加具有优势。
“我觉得轨道好!这种轨道发射,经济快捷,并且升空的飞行器具有较高的初速度,这样有利于我们的探索。”
“我认为大型运输机比较好,这种虽然类似于传统的火箭发射,但是却有着可重复利用的优势,我的建议还是双管齐下,我们现在要做这个还是很容易的,如果两者都完成了,以后的那些火箭建造计划也就可以剩下来了,不过既然美国也有这个东西,恐怕到时候会有更大规模的军备竞赛啊!”
“我认为轨道好是好,但是容易被人摧毁,但是这种大型运输机有着极大的机动优势,这个是轨道比不上的。”
“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这两种其实区别并不大,但是同样的,这两种设计我们都可以发展,只是说根据后期的需要进行相关的升级。”
就在这些人争论不休的时候,一个老研究院却是摇了摇头。“你们这些人啊!就是不明白,为什么你们想问题的方式总是需要那样死板呢,我问你们,在陆地上修建一个高强度的东西容易,还是制造一台精密度超高的机械容易?”
“当然是在地面上制造一个厚实的建筑容易了,毕竟那玩意可是能够随时建造,就算是结构强度不够,我们可以用材料和更改结构来完成,精度要求也比较粗糙,但是那个航天器就不一样了……”
说到这里这些人都明白了。
这位老研究员的意思。
没有错!成本问题!
在地面上建造一个建筑,顶了天了造价一两亿,但是航天器这种东西最基础的就是一两亿的造价。可以比吗?
从价格上来说,从人力物力的投入上来说,航天器只有少数人能够参与建造,但是建筑这种东西,有图纸有施工队,国各地可以立马开始建设!
这就是差距!
如果真的能够将这种飞上太空变成一种遍布国的事情,那么别说是要定点清除这玩意了,到时候中国的上太空的能力增强了,制空权是谁的还不知道呢!(未完待续。。)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