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皇上想要改,那心里必定有一些想法的,这个球又踢回给了皇上。
皇上沉吟道:“现如今边镇不安,先开中淮浙江运司的存积盐二十万引,拨十万两白银于榆林、甘肃和宁夏,六万两于辽东,八万两于大同,三万两于宣府。”
“再有,两淮存积盐每引换米一石二斗,常股盐每引换米八斗。”
他最后讲出,“朕要停各边开中法,从此以后盐商无需运粮至边镇,将粮食交于户部和各省运司便可以换取盐引。”
此话既出,众人一愣,万安道:“皇上,若盐商不再需要运粮到边镇,那么商屯必受冲击,他们多年开垦边镇荒地,一旦撤离边镇,之前的多年努力将付之东流。况且盐商自己运粮到边镇,本可以减轻朝廷押运粮草之难,停开中法,国库又要拨款在运输费用上啊!”
皇上不为所动,冷冷道:“可现在报中难,守支难,私盐四出,也无盐商愿意运粮至边镇。既朝廷无米可收,开中法施行与否,有何区别?”
万安讪讪不敢答。
现在的问题是米贵盐贱,本就打击盐商积极性。又有盐商虚报纳中,有人不用交粮食就能换得盐引,其他人见此法可通,自然纷纷效仿,都去贿赂当地官员,拿最少的米换最多的盐引。
而且就算拿到了盐引,却因为豪强抢占更多的盐引,支走更多的盐,剩下的商人支不到盐,就像拿一张空头支票,苦苦等着朝廷兑现,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再者说,支到了盐又如何,官盐价贵,百姓开始买私盐,辛辛苦苦支到的盐卖不出去,岂不是坐等破产。
因此皇上要从开始斩断大盐商与边镇官吏的联系,精简报中的过程,由户部和各运司发盐引,他们总比边镇官员好管些。边镇之事处理起来总是棘手,束手束脚。
而盐商不愿运粮到边镇,正好,也用不着他们运了,直接交纳粮食,方便快捷。
杨鼎站出来,“臣有本奏。”
“讲。”
“因福建近年岁用不足,又水害不断,恐怕粮食储备不足,巡按福建监察御史请求开盐仓换米。并且有吏民纳粮者,一百五十五万石可封为知印,一百二十石米可给正九品散官之职,再加四十万石正八品,加八十石者正七品。”
“准。”
皇上也没一棍子打死,对他们说:“此事你们回去再议,务必给朕一个答复。”
但皇上没想到,他们商量出来的却是另一个“答复”。
即到五月,宫中开始饮杨梅酒防暑热,刚好诊出邵宸妃再次有孕一月有余。听闻此消息,昭德宫内俱敛声屏气,万贵妃闭目沉思半晌,躺在摇椅上,伴着轻微的木椅咯吱声,神思悠悠飘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