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严按部就班,先下令冯进率领水师清除浮桥,切断襄阳和樊城之间的联系,再各个击破。
这个任务一点儿也不轻松,魏军的水师虽然实力不如汉军水师,可是在襄阳、樊城还有浮桥的掩护下,依托事先部署好的防线,还是给冯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魏军在汉水中栽了不少木桩,只在中间离下宽约十余步的空档,汉军战船进入这个空间,只能单船前进,还要小心应付,一不小心就会撞上木桩。这种阵型正利于魏军发动攻击,两侧城墙上的霹雳车可以准确的攻击战船,这长不过百余步的通道就成了战船的死亡通道。
通过这条死亡通道,汉军水师才能和魏军水师对阵。面对魏军水师的优势兵力,再加上两岸的弓弩阵地,劫后余生的汉军水师处于绝对的劣势,打得非常艰苦。
首战失利之后,冯进祭出陆地行舟的绝招,花了几天时间,再次绕到汉水下游,反过来攻击魏军的身后。魏军没有料到这一点,仓促之下,被冯进堵个正着。这时,那条死亡通道反而成了魏军水师逃生的致命障碍,魏军逃生无望,一部分上岸逃进了城,其他的人和船全成了冯进的战利品。
冯进又花了几天时间,才清除浮桥,并将魏军栽在汉水里的木桩一一清除。这些事在技术上都不难,需要的是时间和耐心,更有应付魏军抛石机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好在冯进缴获了不少魏军战船,多少弥补了一些损失。
控制了汉水之后,李严正式包围了襄阳城。
然而攻击襄阳城却绝对不容易。
作为魏军荆州战区最前端的重要堡垒,襄阳城墙高大坚固,又是双重城,城池本身固若金汤。再加上准备多时,粮食充足,将士们士气高昂,要想在短期内攻克襄阳,显然不太可能。
李严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他并没有急于攻城,而是下令在城外筑起了数十座比城墙还要高的土堆,然后把连弩车架在上面,居高临下。向城内进行射击,负责瞭望的士卒站在土堆上,观察城上的形势,指挥霹雳车进行攻击。在霹雳车、连弩车的掩护下,再用巨型盾车保护士卒。逼近城墙,再筑土堆,一步步向襄阳城逼近。
这种办法虽然笨拙,却更稳妥,城上的魏军除了用霹雳车进行还击,抛砸那些连弩车之外,对藏在巨型盾车后面的士卒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看着蜀军越来越近。只要给李严足够的时间,让他把土堆堆到城墙下,蜀汉军就能沿着这些土堆攻上城墙。
围绕这些土堆,双方展开了攻击。
魏军有城墙保护。汉军却胜在人多,李严摆出五百多架霹雳车、连弩车,一万多人,日夜不停的攻击。五千辎重营的工兵夜以继日的运土筑城,还有大量的士卒伐木打造云梯、攻城车等攻城器械。
现在李严缺的只是时间和因此带来的粮草消耗。只要有足够的粮食,让他能坚持下去,如果没有援军到来,襄阳城的陷落是迟早的问题。
水师再一次全军覆没,李严包围襄阳城的消息传到新野之后,司马懿很是吃了一惊,他想起了上一次与吴军联合作战时出现的诡异情况,不免怀疑从襄阳西另有水道能够到汉水下游,可是他翻遍了地图,问了不少荆襄本地的将士,也没有找到这条水道。
百思不得其解之下,司马懿只好先把这件事放在一边,率领两万主力赶往樊城,同时把襄阳的情况报与宛城的天子曹睿,请求骑兵支持。司马懿现在也没有多少骑兵,为了关中之战,大部分的骑兵都抽调到张郃麾下了。不过魏军在战马资源上要比蜀汉雄厚得多,像司马懿这样的一方重将还保留千余骑作为亲卫骑,只是这一千余骑要保护主将还行,要用来攻战却达不到效果,司马懿只能向曹睿请求支援。
李严得知司马懿赶到,命令魏风率本部人马五千,配合冯进的水师沿岸堵击,不让司马懿有过河的机会,同时命令孟达率兵一万,在襄阳城的东南方面设下阻击阵型,防止司马懿突破汉水之后,长驱直至襄阳城下。又命赵统率本部一万人驻扎在襄阳城西南的岘山之上,他自己统领剩下的三万多人,继续攻击襄阳城。
襄阳城的地理很有特点。汉水从西而来,在襄阳城北流过,然后拐了一个大弯,向南面去。襄阳城的北面和东面都被汉水环绕,城南就是南北走向的岘山,西南方向则是东西走向的望楚山,列山如屏,群峰对峙,地势险峻。由南方来的敌人要想逼近襄阳,只能通过两山之间的狭长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