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与墨>玄幻奇幻>帝国崛起全面战争 > 第三百四十五章 火器新进展
    自家儿子安全降生后,理查德也松了口气,大喜之余赏赐给了宫中每个奴仆一笔不菲的赏赐,并且要还给那些被买来的女奴们自由,不过出乎理查德的意料,女奴们纷纷拒绝了重获自由的机会,不约而同的声称愿意继续留在伊波利托宫,侍奉王室。

    理查德一下子就明白了她们的想法,留在伊波利托宫还能吃饱喝足不用担心生存的问题,但离开了这里,重获自由,没有工作和落脚地的她们就好像无根浮萍一般,只会继续漂泊下去,直到客死异乡,或是再被捕获,当做奴隶卖给新的主人——于此如此,倒还不如继续当王室的仆人呢,好歹说出去也会自觉的高人一等。

    于是,她们也就被理查德留了下来继续伺候斯蒂芬妮和新生的王子——忘了说,对于这个人生中第一个儿子,理查德给他起了个极具日耳曼特色的名字:腓特烈,即腓特烈·斯图亚特。

    虽然腓特烈这样一个日耳曼名字配上斯图亚特这个听起来就感觉是英伦出产的姓氏会怪怪的,但理查德还是坚持这样命名了,同时也在隔天的内阁会议里采纳了贵族们的提议,当众宣布将小腓特烈立为王国的第一顺位继承人,不仅如此,小腓特烈也被授予库班公爵这样一个沦为名誉头衔的爵位。理查德有一种预感,说不定等几百年过去了,要是他的王国还存在的话,库班公爵很有可能成为王储必备的头衔,就好像西班牙的阿斯图里亚斯亲王一样。

    ……

    时间飞逝,又是四个月过去了,理查德设在阿雷尔特银矿的火器研究所终于有了进展,经过六年断断续续的研究,在没有任何技术援助的情况下,工匠们终于研制出了第一支滑膛枪,并且成功进行了试射,滑膛枪研制成功的消息很快传回诺德城,理查德闻之大为喜悦,连忙带着卫兵赶往位于乌里夫领的阿雷特尔银矿,亲眼见识一下工匠们的杰作。

    滑膛枪是由一名叫做阿尼巴尔的工匠制造的,这位经验丰富的老工匠加长了火绳枪的枪管,使其射程变得更远,达到了一百米左右的距离,但精度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哪怕是几百年后,火枪的精准度问题也能得到解决,更不要说现在了),所以士兵们还是只能靠数量取胜。

    滑膛枪研制成功之后,系统也开放了滑膛枪兵的招募权限,理查德考虑了一下,决定先招募一个大队的滑膛枪兵试试水,若是表现出色的话,再将滑膛枪大规模装配部队。

    视线放回火器研究所,除了滑膛枪之外,工匠们也弄出了一些小玩意,他们将火药装在一个小纸筒里,绑在箭矢的顶部,可以让弓箭手点燃容器外的火绳后对着敌人射击,当火箭射中目标时,纸筒爆炸,杀伤敌军,而为了保持箭矢在飞行中的稳定,他们也在箭杆上装一个小金属块。

    理查德对这个玩意并不陌生,事实上,只要了解中国火药武器发展史的人都对这个玩意很了解,这便是在宋代出现的火药箭,也就是后世明朝神机箭的前身。能够看见这个熟悉的东西,理查德有些惊喜,面对工匠们询问的眼神,理查德直接把火药箭的名字拿了过来,命名在他们制造的武器上。

    除了火药箭之外,还有一个土质手雷,这个倒是没什么惊喜了,只是将火药、尖锐石块等利器装在一个陶罐里,灌口被封上,只留下一个插着火绳的小洞,使用时只需要把火绳点燃,然后扔向敌人,陶罐爆炸后里面的利器和碎片都会被爆炸的冲击力带着向四周飞去,杀伤周围的敌人,好似天女散花一般。

    能够自己捣鼓出这些玩意,理查德也不吝啬赏赐,给研究所里每个参与的工匠按贡献度赏赐了一笔丰厚的银币,同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工匠们的积极性果然被调动起来,他们一边被感动的热泪盈眶,一边表示会继续为国王陛下研制新的武器。

    他们可不知道,理查德要的不是这些小玩意,理查德想要他们改进火炮,现在使用的攻城炮和重型攻城炮用得都不顺手,这两种火炮实在过于沉重,精准度也实在令人失望,这要是在游戏里,理查德宁愿不招募这两种火炮,等几个回合招募加农炮、蛇炮、蜥炮不是更好?

    不过研制都研制出来了,理查德也不能白白浪费工匠们的创意,他将火药箭装配军中的弓箭手部队(火药箭可不适合让弩兵装配,所以只能让弓箭手使用),装配的量不会很多,在理查德看来,火药箭的实际伤害还不如它的震慑威力。而土质手雷则被分到了火器营手中,少数也会留着供给未来的滑膛枪兵大队,别的不说,这种土质手雷其实用来守城是最好用的。

    ……

    从乌里夫领返回诺德城之后,还没等理查德喘上一口气,财政总管沃尔科玛就拿着财政报告走了过来,看见他单独出现,理查德突然感觉一阵不安,沃尔科玛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他一出现,肯定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然而,沃尔科玛并不是报告关于财政支出的事情,他将手中的卷轴递给理查德,在后者查看的同时,说道:“陛下,最近几个月的紫色染料很快就被销售一空,但是我们从斯瓦契齐王国购入骨螺的数量受到了限制,如果再不解决这个问题的话,恐怕我们也要减少销售量了。”

    “限制……是指斯瓦契齐王国官方的限制,还是其他限制?”理查德眉头微皱,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