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与墨>都市青春>怒海覆清1852 > 第二九二章 王谋赵断
      明正德十五年漳潮巡检司迁署至此,由此诞生了名扬闽粤赣三省的分水关。

      诏安位于闽粤交界地,是福建的东大门,“地极七闽,境连百粤”。

      义军控制了这里就相当于暂时堵住了广东清军北上干预的道路。

      孙延平在此驻军两千人,又于关城之上增置了火炮。

      除了攻打海澄和漳州城的一战,义军基本上没有经历什么像样的战斗。

      清军闻风逃跑不敢应战,地方官员弃城而走不在少数。

      谁都没有想到,在大军进攻东番岛的时候,福建会爆发这么大规模的起义。

      而孙延平能够一下子就将起义的规模膨胀到这样的程度,与孙延平在漳州的提前布局有密切的关系。

      孙延平利用清军平定漳州之乱过程中制造的仇恨,短时间内就将复兴会的触角伸到漳州的每一个角落。

      大量受到清军和地方民团迫害的民众加入到复兴会,还有那些失败之后隐藏起来的小刀会力量。这些人转而拥护华族“内驱鞑虏,外抗列强,护卫华人,复兴华族”的政策。

      孙延平又是福建小刀会的元老,很容易就将这些人收服。

      同时华族的土地政策也是吸引众人的原因之一。

      因此当复兴会义军杀到一处地方,总有当地的复兴会会员带领普通百姓响应起义。

      短短几天时间,起义军就跟天女散花一般覆盖了整个漳州,而义军的人数也跟滚雪球一般变成了几万人。

      义军每占领一处,就在当地成立行政公署,派遣复兴会的骨干担任要职,张贴华族的安民告示。

      同时派出工作组去丈量土地,分配土地,组建生产大队。

      孙延平知道,百姓一旦尝到了生产大队的甜头,就再也不会心甘情愿接受满清朝廷的剥削。

      当然这个过程中也会遇到困难,那些掌握土地的地主士绅肯定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