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艾高峰刘楚安这种激进模式心存疑虑,甚至十分反感的人不但有,而且还不少。
毕竟多年的习惯性思维,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
当年满清垮台,剪辫子都费了老大的手脚呢。
遗老遗少们全然忘了,当年“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惨痛记忆。
反正现在年轻力壮,坐二十几个小时硬座,也难不住谁。
而且十几个人挤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时间也不难熬。
在车站,刘弘毅也是名人。
他和艾小雨一出现在候车室,周边立马就围上来一堆人,“刘老师”的招呼声,不绝于耳。大家脸上都流露出兴奋的神色,笑容也非常的真诚。
这些考上北都市大学的学生,基本上都听过刘弘毅的课。
其中好几位还听过很多次。
对刘弘毅讲课的水平,佩服得五体投地。
粗略地数了一下,加上他自己和艾小雨,同行向北的大学生,一共有十五人。其中男性九位,女性六位。年纪最大的是一位穿着工装的男子,目测已经接近三十岁或者略有超过,身上还带着浓郁的产业工人味道。最小的可能是艾小雨和另一位看上去也只有十六七岁,满脸稚气的小姑娘。
77年和78年高考,是最特殊的两届高考,从根本上改变了许多人的一生,甚至是改变了整个家庭,整个家族的命运。
同班同学,年龄相差十几岁十分正常。
最极端的例子,有年龄差距将近十七岁的。
在等车的过程中,刘弘毅“职业病”发作,对每一位同学的情况都进行了基本的了解。那位工装男子名叫郝大明,已经满了三十岁,是顶着年龄上限参加的高考。
此前是耐火砖厂的炉前工。
老三届高中毕业生。